東莒地景介紹

植物因爲無法移動趨吉避凶,所以演化出不同的姿態及構造來適應其被給予的環境條件。形塑一個地方植物相的條件有自然的,例如:風、陽光、土壤、降雨;也有來自人類活動,例如:農耕、造林、防禦。這些不同的力量不僅影響植物的樣貌,他們在一個地方上的交互作用也造成今日展現眼前的地景。也因此,在進入一個地景的時候,可以透過觀察當地植物的特性作爲切入點,來瞭解地方的風土條件以及當地地景樣貌的成因。

馬祖列島在地緣上鄰近中國大陸,植物相延續許多中國沿海一帶的種類,跟臺灣本島有許多的差異,加上地質特性與臺灣本島不同,社會活動又受閩東及戰地文化的影響,多樣元素交織而成別具特色的馬祖地景。



一座島嶼,被海四面八方擁抱,但他卻用不同的身體與海水對話,有強硬抵抗的岩塊陡壁、有堆疊溫柔細膩的沙灘、也有平淡淺淺任風吹拂的緩坡。在他身上生長的植物於是也適應島與海不同的對話方式,鋪展出片片綺美的詩句。

這些具有海洋特性的植物,因著地形、土層的深淺、土壤種類、海風的強弱等,有不同的植物生長著。海邊峭壁的植群,因為直接面對強勁鹽風吹襲,加上缺乏深厚的土讓,植物僅能依附在岩縫生長,因此個頭多半矮小緊貼地表,順著風勢生長有風剪樣貌,也發展出革質、多肉、有披毛的葉片型態抵擋強風減少水分散失,如濱柃木、蘄艾、石蓯蓉、細葉假黃鵪菜、濱排草等。

沙灘的植物因為細沙常受海風搬移,因此許多植物長出匍匐的莖,或深根以固著於沙地上,如小海米、濱刺麥、海邊月見草、蔓荊、濱旋花等。

臨海的草生地則有許多多刺的植物如南國小薊、琉球野薔薇、葉片肥厚的日本前胡、葉片具有香味燃燒可驅蚊的茵陳蒿、和寄生其上的列當,也有許多繽紛的草本花卉如長萼瞿麥、女婁菜、琉璃繁縷,還有可食的外來種野菜番杏等。

這些豐富多樣的海岸植物也造就了海岸地景更濱粉多彩的面貌。




一座從海洋新生的島,赤裸光禿,經歷多少風雨寒暑才蛻化出土,植物逐漸披附其身。

島面海的一側,風強雨鹹,土壤淺薄,植物低矮個小,如短衣薄衫,只粗略蓋住肌膚;僅有那些坳處,弱風地帶,水與土才得以匯集,滋養植物伸根展枝。有了高大的植物為依靠,更多的植物得以攀爬覆蓋,或在其庇蔭下茁壯,讓島有了緻密的毛大衣。

根據「莒光鄉誌」紀載:「境內原始植物本為蓊翠島,然經歷代之戰火兵燹及肆意濫伐,以致童山濯濯,風沙滾滾的半乾旱環境。燒山、割草、砍柴、炊事等,植物多次生植被遭人工植被所代替,樹木有防風定沙,水土保持,調節氣候,維護生態等功能,國軍進駐後,深感綠化的重海金沙要,積極造林、綠化之成果,始有今日之綠意盎然,萬物競茂之景象。」因為受到人為干擾,東莒島上現存的森林呈現次生林及人工林鑲嵌的混合樣貌。

去除造林的人工樹種,次生林可以觀察到幾種常見的木本樹種,如結著圓球可愛果實的牛乳榕、在初夏飄香的山黃梔、喜歡生長在森林邊緣的豆梨、喜歡較強光線的桑樹、長在林緣甚至盤踞在舊屋上的雀榕、長在迎風地帶開著雅致白花的流蘇;也有較高大的草本植物如月桃;還有一些耐蔭具攀附性的藤本植物,如臺灣白花藤、福州薯蕷、天門冬;在鄰近地表處還生長著草本植物,如火炭母草、半夏、紫花堇菜 ;也可看到一些蕨類,如箭葉鳳尾蕨、鳳尾蕨、海金沙生長在林下或是森林邊緣。

地景反映了人與環境長時間互動的積累,從東莒的森林樣貌就可以看到歷史動態的變化。原始森林在受到人為的過度干擾後,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回復穩定,尤其島嶼常處於環境變動不穩定的狀態,要發展成成熟的森林,需要更久的時間,因此島上的森林地景相較於其他地景類型顯得稀少,其中比例最高的是是由國軍植入的人造林。




「沉著勇敢誓與陣地共存亡,砥礪忠貞發揚革命精神。」-東莒福正靶場標語

根據莒光鄉誌紀載,白犬(東西莒)於1373年(中國明朝)即設有烽火台,這也是島上軍事活動的起始。歷經明、清的海防、民國初年的地方民兵組織,到民國45年馬祖實施戰地政務,島上陸續進駐更多軍隊,在島嶼各處建立起一座座的據點、碉堡、哨口、坑道、戰壕、彈藥庫、防空洞、反空降樁、軌條砦,也有許多的軍事標語牌樓、牆面、紀念碑等軍事設施。直至民國八十二年一月,莒光解除戰地政務,回歸憲政恢復徵兵制,軍人數量才逐漸減退。近年島上軍隊陸續裁撤,目前僅剩數千軍備。

因為人為的開發利用林木資源,島上的樹木一度消失殆盡,僅剩低矮灌叢,使現行的植被以次生林為主,少發育成熟的森林景觀。到1956年戰地政務期間,軍務單位為了遮避掩護及增加水土保持,引進苦楝、相思樹、銀合歡、黑松、烏桕、木麻黃等樹木進行人工造林,這些外來的樹種也構成目前島上主要的次生林景觀。其中苦楝、相思、銀合歡三樹,更因駐軍無法返家的愁苦,借物舒情,賦予他們額外的時代意義。

除上述的造林木本植物外,島上許多軍事據點,尤其是臨海的碉堡,可以看到大片的瓊麻、刺葉王蘭生長在建築物的屋頂、四周,甚至是海岸峭壁上。這些龍舌蘭科植物,其堅硬革質的葉由中心向外放射,葉尖還帶著硬刺,如同巨型針扎,且植株密集叢生,又耐旱易自行繁衍蔓延擴散,是防止傘兵空降、阻礙水鬼登岸的極佳人工天然抵禦。




2004年大坪「熾坪隴遺址」出土,將東莒的人類活動歷史推展延伸到六千年前,遺址出現的大量貝殼殘片及石器,顯示當時的人類仍以採集維生,可能因為漁獵順閩江、渡閩海而來。

約莫八百年前(中國南宋時期)莒光的舊名「白畎(白犬)」第一次出現在文獻之中。至元朝末年莒光的海灣澳口已有人居,直到明初海禁居民才被遷出。清朝道光之後,更有由福州長樂遷入的移民,散居福正、大埔一帶。這些早期的移民,主要因此地豐富的海洋資源而來,最早只在漁汛期間做季節性的停留,最後才慢慢定居形成漁村聚落。

但由於島嶼海風強勁、土壤貧瘠,缺乏河川雨水,當時的農耕體系並不健全,以致於難以形成永久性的聚落。直到後來引進番薯、花生、旱稻等耐旱、耐鹹的作物,糧食需求才獲得滿足,形成農耕和漁撈相互搭配的生活模式。

現行東莒有位於島北的福正,及島中南的大坪兩村,原本尚有鄰近大坪的大埔漁港聚落,但因漁業資源減少、軍隊裁撤,居民紛紛遷出,幾近20年無人居住,直到被指定為聚落保存區,才開始有觀光人潮進入及居民返村經營民宿。而福正現在的居民也僅剩十幾戶,主要的人口集中在大坪。

農田菜圃因為居民飲食需求而生,多集中在住家四周或是聚落附近,目前以大坪的農園面積較大且集中,另外也可見到一些小菜圃散落在福正、猛澳港、漁路古道、大埔等地。

居民順應季節種植不同的蔬果,供應生活。在冬春兩季時種植喜好冷涼的十字花科作物,如白蘿蔔、甘藍(高麗菜)、白菜、青江菜、油菜、花椰菜、青花菜等,尤其以清脆多汁甘甜如水梨般的蘿蔔和高麗菜最為人稱頌,其他還有菠菜、萵苣、茼蒿、胡蘿蔔、蔥、蒜、芫荽等作物。

待寒冬過後,春暖田園盎然蓬勃,三、四月時田間來不及收成的蔬菜陸續抽花結果,處處可見花團錦簇,金黃色的茼蒿、油菜花、白菜,鵝黃花的青花菜、高麗菜,白花的蘿蔔等,以青春洋溢的黃色系成為晚春田園的風景。這段時間也是居民收成蠶豆的季節,同時在野地採集薺菜製作夏日涼茶,趁著清明前挖取薤白(麥蔥)。暖陽下家家戶戶在門口剝豆子、曬薺菜、蒜頭、菜籽,形成春日經典的田園景致。

隨著天氣漸漸炎熱,桑葚、桃子陸續成熟,田裡的作物改換上瓜果、豆類及葉菜登場,如南瓜、小黃瓜、瓠瓜、佛手瓜、西瓜、香瓜、甜瓜、豇豆、敏豆、玉米、地瓜葉、空心菜、韭菜、秋葵、落葵(皇宮菜)、洛神葵等。到了盛夏,瓜果豐收,甜美多汁讓夏日的暑氣全消。

田園間除了居民種植的蔬菜,也有芭蕉、龍眼、柿子、枇杷等果樹,此外,還可見豬殃殃、鯽魚草、牛筋草、香附子、圓葉鴨跖草、卷耳、大花咸豐草、青萍等雜草。也有毛鞘蘆竹被留在田間,做為擋風圍籬,和作物的攀爬支架。在聚落周邊還生長有鳳尾蕨、日本筋骨草、寶蓋草、冇骨消等居民的草藥。居民也會在住家種植一些景觀花卉,如繡球花、麒麟木、原生的野百合等,也有香料、青草茶,如迷迭香、薄荷、中國蘆薈、 枸杞。

田園聚落即是人與自然共同生存,配合時序變換交織而成的地景。


參考文獻:

郭城孟主編,2004,馬祖植物誌,連江縣政府
范素瑋,2017,盛夏馬祖紀行—漫談馬祖的植群,自然保育季刊 97,頁20-31
莒光鄉公所編,2007,植物,莒光鄉誌,莒光鄉公所
莒光鄉公所編,2007,林業發展,莒光鄉誌,莒光鄉公所
莒光鄉公所編,2007,鄉自治組織-戰地政務時代,莒光鄉誌,莒光鄉公所
莒光鄉公所編,2007,兵役行政,莒光鄉誌,莒光鄉公所
莒光鄉公所編,2007,莒光鄉誌,莒光鄉公所
莒光鄉公所,村莊介紹。2018年6月6日莒光鄉公所網頁
游桂香,馬祖的考古遺址的發現。2018年6月6日